随着我国通航产业的发展和低空开放的推进,各地规划建设通航小镇的热情空前高涨。应国内通航产业投资商的邀请,新道智库对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的通航产业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正式介入通航小镇的研究,开始研究“通航+X”的策划、规划、设计、投资、招商、运营的垂直一体化服务体系。
通航小镇的概念,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当时,众多退役飞行员在废弃的军用机场周边地区定居和集聚,逐渐衍变出很多以机场为中心的飞行爱好者社区,随着飞行社区的不断扩展就形成了很多“机场+社区+配套”的通航小镇。在美国,有超过20000个机场、直升机起降场、水上飞机基地等着陆设施,其中近3000个为具有通航业务的通用机场。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调查结果,美国现役通航飞机(每年至少飞行1小时以上)数量超过21万架。现役的通用航空飞机机队, 由单发和多发活塞飞机、涡轮螺旋桨飞机、涡轮喷气飞机、活塞和涡轮驱动的旋翼机、实验类飞机、航空运动飞机、滑翔机以及轻于航空器的飞行器组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300多个通航小镇。
比如,美国佛罗里达州波特奥兰治的Spruce Creek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典型的通航小镇。Spruce Creek机场的前身是修建于1943年的美国海军机场,“二战后“”移交佛罗里达的地方政府,于上世纪70年代出售给私人所有并进行了商业开发。目前,拥有一条1220×54米的跑道,驻场400多架飞机,每年起降25000架次,每天就有约68架次飞机起降。围绕机场布置的航空小镇共有1300个住户,每一栋别墅门前都停放着1架或1架以上的飞机。房屋门前的大道整齐宽阔,直通毗邻小区的一条修葺完整的飞机跑道。跑道上,不时地会有飞机起飞或降落。这些飞机几乎都是这片别墅小区业主们的私人座驾,业主们每天就是这样从自家门前驶出飞机,在这条跑道起飞后飞往其目的地,返程后亦在这里降落,返回自己的家。此外,还有一个锦标赛高尔夫球场、俱乐部等设施。有部分飞机可以通过滑行道直接入户,停放在自家机库之中。目前,一幢直接与跑道相连、机库泳池齐备、建筑面积700余平米的别墅售价超过250万美元。 整个社区设有围界与外界隔离并有24小时巡逻。社区内主要居住着处于社会上层的富豪及明星。
除了Spruce Creek这类“高大上”的商业化航空小镇,美国也存在大量主要服务飞行爱好者的飞行社区(Fly-in Community)。例如,Benton Airpark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Stearman机场,是一个私人拥有但对公众开放的飞行社区。机场有一条1556米长18米宽的跑道,有130多架飞机驻场,绝大多数都是单引擎飞机。该机场是由豪客比奇公司的两位飞行员夫妻与合伙人一起投资85万美元购买产权,经过几年的投资与改扩建,将机场跑道由800米延长到现在的1556米,跑道也加宽了一倍,这个过程中申请了AIP的机场改造资金。
在其他国家,也有比较成熟的通航小镇。例如,皇后镇通航小镇位于新西兰南岛、瓦卡蒂普湖北岸,是典型的旅游目的地支线及通航机场。规模约8平方公里(含机场),拥有一条1800米长的跑道,周边分布高端度假酒店、高尔夫球场、葡萄酒庄园等旅游度假功能,有众多小通航公司运营雪山冰川户外探险,大湖空中观光等项目。
中国民航运输航空发展迅速,排名全球第二,但航线覆盖率仍然有很大不足。通航小镇不仅是对民航运输有效补充,也是对整个运输体系的重要完善;国内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航空小镇空间上相对远离城镇,同时还能集聚多种产业,可以有效改变城乡差别、推进城乡统筹。通航小镇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机场工程、城市规划、区域交通、生态保护等诸多内容。发展通航小镇要遵循特色小镇的一般规律,也就是“通航+X”的模式。一般而言,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通航+运营
通航+运营是通航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除了通航机场和跑道,需要建设航油供应平台、航材保税库、飞行服务站、机务维修基地等运行服务保障平台。通航+运营主要包括三方面的产业内容:
一是通航运营服务。通航FBO服务是通航机场运营的基础,主要包括通航FBO服务、通航维修(MRO)和通航培训。随着公务机和私人飞机的增多,如金鹿公务等通航企业开始进入FBO环节。通航机型多样,通航维修具有其独特性,第三方通航维修需求空间潜力较大。从目前通航作业时间看,通航执照培训占比超在70%左右,未来随着飞行员私照的流行,发展潜力更大。
二是应急救援和通航作业,主要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应急救援产业,通航在农、林、牧、渔领域作业服务,通航在工业、能源、交通、遥感等领域作业服务。从我国通航航空公司类型来看,仍以“航空作业”类为主,如农垦喷洒、电力巡护、海上石油等,主要活动在一定的空域范围内,能够服务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不少成功案例。从近中期市场看,我国在应急救援、通航农业、通航能源、通航遥感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是通航商务和私人飞行,主要包括通航商务和短途运输、通航销售和租赁服务、通航摄影和创意相关服务业。目前,这一块还局限于社会金字塔塔尖阶层,飞行受限也较多,飞行频次较低,其更大的发展将有赖于低空政策的进一步放开。通航商务和私人飞行市场的放大,才能正在带动飞行社区、飞行商务等功能的发展。
2、通航+旅游
通航与旅游有着天然的相关性,空中观光、空中摄影、低空运动等本身就是休闲旅游的内容。同时,通航提高了海岛、山地、湖泊等景区的可达性,可作为特定旅游线路的出发地和集散地。通航+旅游是指打造以旅游为核心的通航基地,主要包括通航旅游服务港和通航运动体验基地。
通航旅游服务港。为出发地机场到周边具有开发潜力的海岛、湖泊和景区提供“专享的”的通航交通服务,改善其交通可达性。开辟“1+N”多条航线,建立通航旅游O2O平台,将上游旅游服务商和下游旅游目的地集成至平台运营。通航旅游服务港模式非常适合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的区域,如新疆在通航+旅游方面已经发展得相当红火,爱飞客等10余家通航企业推出了多条低空飞行体验线路。
通航运动体验基地。依托机场跑道打造集模拟飞行、空中体验、低空运动、飞行营地、航空主题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低空运动基地。定期举办飞行营地大会、航空主题夏令营,开展各类空中拓展项目;面向低空运动爱好者成立俱乐部,定期开展各类低空运动。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建成并命名航空飞行营地超过100家。
3、通航+物流
伴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在货运方面将会扮演重要角色。通航物流可以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有效率的流通和储存,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通航物流应用领域中,物流运输机具有通达性、时效性和经济性等优势,未来将替代山地丘陵等公路运输市场。近年来,无人机物流极大地加速了通航+物流的发展,亚马逊,京东、顺丰、UPS等电商、快递巨头纷纷加大无人机物流布局,似乎围绕无人机打造通航物流网络正在成为一种趋势。陕西省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智慧物流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构建全域无人机通用航空物流网络: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全省,共同打造全域无人机物流、无人机工程技术中心、智慧物流数据中心、低空空域综合管控等六大平台,打造两小时城市配送生态圈,形成通用飞机制造与运营、航空配套产业区、航空新城镇三大功能。我们考察了一个京东无人机物流项目,如果京东模式能够成功推行,将极大改变现有的快递物流形式,并为通航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依托通航+物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为通航小镇发展带来新的模式和机遇。
4、通航+制造
通航飞机生产制造较为分散,但各个通航制造商都具有核心技术,涉足多个飞机制造领域。美国通用航空制造业世界领先,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瑞士、捷克、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日本等国通用航空制造业也比较发达。中国通航制造尚处于起步培育阶段,整机制造规模尚小。
通航+制造即“通航机场+生产区+配套区”模式,主要是打造通航垂直整合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发展包括飞机的研发、总体设计、零部件加工、发动机与机载设备研发生产、飞机总装及交付试飞。这种模式适用于航空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如西安、重庆等地方,通过延伸产业链,利用自身优势来引领通航发展。由于通航飞机生产制造较为分散,核心技术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很多有机电产业基础的地方也可以布局通航飞机总装或零部件制造项目。
前几年,国内有不少城市规划建设通用飞机制造基地、通航产业园区,并依托产业基地发展通航小镇,但总体上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通航制造产业领域有望迎来爆发式机遇。从目前通航小镇的开发来看,通航+旅游模式比较现实,有多个通航小镇规划强调与文化旅游资源的结合,发挥通用航空消费属性,发展航空体验、主题乐园、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旅游景区品质,强化小镇旅游目的地建设。典型案例,如浙江建德航空特色小镇、荆州爱飞客航空小镇。
总体而言,通航小镇具备三个核心特点:一是立项上依托机场,通用机场是带动通航小镇形成产业集聚和空间集聚的核心;二是功能上关联通航,形成通航、商务、休闲、旅游、养生等多元要素的融合;三、路径上因地制宜,每个通航小镇都应当依托所在区域的自然、景观、人文、产业等资源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面对市场对通航产业投资的迫切需求,新道智库将帮助合作伙伴解决三大核心问题:一是规划审批,解决机场选址、审批立项、规划设计等问题;二是项目策划,解决产业形态、功能组合、平台建设等问题;三是投资收益,解决功能的设计、市场运作的模式、政企投资的回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