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隶属云南省保山市,国境线长148.075公里,幅员面积5845平方公里,辖11镇、7乡,总人口(常住人口)66万人。腾冲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联邦共和国毗连,东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相邻。市区距省会昆明606公里,距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城市。
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献之邦、翡翠集散地。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大理国中期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腾冲主要旅游景区有火山群国家公园、叠水河瀑布、北海湿地保护区、艾思奇故居等。腾冲是“中国翡翠第一城”、“最具魅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也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2016年12月7日,腾冲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6月,腾冲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腾冲的特点可以用“六个一”来概括:
一座世界级名山。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的明珠,自然景观独特而壮丽,是宝贵的物种基因库,已记载的高等植物有256科1196属4897种及变种,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等美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圈”,已知有各种动物2389种,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A级保护区。高黎贡山孕育了腾冲,被腾冲人民亲切的称为母亲山。
一个罕见的地质奇观。有人说站在高黎贡山顶,一双脚踩着两个大陆,向东迈一步是亚欧大陆,向西跨一步是印巴大陆。正是由于两个大陆的漂移碰撞,使腾冲成为世界罕见并且是最典型的火山地热并存区,99座火山雄峙苍穹,88处温泉喷珠溅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火山奇观——神柱谷(柱状节理)、火山堰塞湖湿地——北海湿地、全国唯一的城市瀑布——叠水河瀑布、低温温泉暗河——坝派巨泉和黑鱼河等地质奇观。
一块百看不厌的翡翠。翡翠产于缅甸克钦邦帕敢地区,但是腾冲人最先发现了翡翠的商业价值,并首开翡翠加工先河,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古往今来,腾冲一直是东南亚重要的翡翠加工贸易集散地,创造了不计其数的财富传奇。腾冲把翡翠作为旅游的核心品牌来打造,始终坚守“腾冲翡翠无假货”的信誉,2005年8月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中国翡翠第一城”称号。
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1942年5月,日军侵入缅甸,切断滇缅公路,占领了怒江以西包括腾冲在内的大片国土。此后,腾冲成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1944年9月14日,远征军经过127天的血战收复腾冲,腾冲成为全国沦陷区中第一个光复的县城。此役全歼日军6000多人,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人,盟军官兵阵亡19人。为缅怀英烈,腾冲人民于1945年7月7日修建了国殇墓园,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8月15日,建成滇西抗战纪念馆,收藏抗战文物10万余件。
一部散落边地的汉书。腾冲与国内其他边境县份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汉文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汉文化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异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以和谐、和顺为核心内涵和以开放性、包容性为基本特征的地域文化。腾冲英才辈出,涌现了云南辛亥革命首义领袖张文光、民国元老李根源、抗日县长张问德、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一批知名人士。腾冲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5万人,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
一条古往今来的大通道。2400多年前,中国先民开辟的南方古丝绸之路,经腾冲进入缅甸抵达印度、阿富汗等南亚国家。依托这条古道,腾冲得以较早开放和开发,一度商贾云集、贸易兴盛、经济繁荣,被徐霞客誉为“极边第一城”。1899年英国在腾冲设立领事馆,1902年清政府在腾冲设立腾越海关,辖昆明海关。二战期间,开辟了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现在,腾冲境内有猴桥国家一类口岸,有腾冲—密支那、腾冲—板瓦两条二级公路通往缅甸克钦邦。这条连接南亚的通道跨越时空,见证了腾冲的过去和现在,是腾冲走向世界的希望之路。